[摘要]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苏民生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路走来,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开放也好,“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而人民群众最期盼最在乎的,也就是“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当下,中国式现代化依然是“民生为大”,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要“走在前、做示范”,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虚心向浙江学习取经,谱写“强富美高”新
[摘要]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此为基本原则致力于对教条主义思想的斗争,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以系统分析教条主义本质为基础,从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观等多重维度对教条主义进行系统而全面地批判,为当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新时代新征程上,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深挖毛泽东反教条主义思想,对不断推进党的思
[摘要]《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探索现代化之路的重要论述。在历史和实践的维度,突破了“西方模式”和“苏联模式”的现代化建设及话语体系的束缚。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创新、调查研究方式的话语来源、统筹兼顾原则的话语内核等多维度,形成了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的思维逻辑。这一套较为系统成熟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对新时代创新马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在以批判理论实现了对实证主义为代表的传统理论的“破旧立新”后,在流亡美国期间进一步思考、回应了实证主义方法论带来的挑战。通过与维也纳学派、哥伦比亚学派围绕实证方法先后展开的理论论争,法兰克福学派在一系列研究项目中持续推进经验研究与辩证批判的互动与交融,最终走出了一条被历史验证了理论效力的创新道路——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实现了辩证方法论的突围。法兰克福学派的方法论探索启示我们,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全国政权的重要历史关口,但在全国胜利在望的关键时期,各地仍然存在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因此,中国共产党用最大的努力建立并实施请示报告制度。1948年1月,毛泽东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中制定了请示报告制度的具体要求,包含报告应由书记负责,每两个月做一次综合报告,报告内容应客观全面等内容。然而,各地对请示报告制度的重视程度、执行情况参差不齐。对此,中共中
[摘要]作为二十世纪初期探索中国社会改造道路和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人物,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党的早期领导人邓中夏在近代以来先进阶层改造社会的浪潮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塑造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改造思想。邓中夏的社会改造思想涉及“怎样改造”“改造什么”“由谁改造”“改造目的”诸层面,在改造思路、改造内容、改造主体、改造目标等方面呈现了完整清晰的逻辑理路。邓中夏的社会改造思想理论特质鲜明,具有知行
[摘要]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是关乎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经过不懈探索,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两个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答案。当前,学界已从不同角度对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明晰了历史周期率的成因、两个答案的内涵及其关系等问题。下一步,还可对“两个答案”进行多学科维度的内涵阐释、纵向横向的比较研究、与中华文明的作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
[摘 要]苏联共产党经过多年探索,曾构建了一套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意识形态体系,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动力,并经受住了一系列危机和战争的严峻考验。但是,自赫鲁晓夫起,经过主流意识形态的动摇、停滞和转向,苏共一步步丧失了意识形态领导权,进而丧失了执政权。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总结其深刻教训,要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必须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坚持守正与创新,夯实群众基础,并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探索历程、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和实践路径等展开了多维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由于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宏阔性,现有研究仍存在文献解读多、学理分析少,理论阐发多、实践探讨少,特色分析多、共性研究少的问题。未来仍需要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突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导向、重视现代化比较研
[摘 要] 仪式是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入党宣誓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仪式活动,内蕴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特有的仪式涵义。从仪式的时空意涵来看,入党宣誓能够实现共时性时刻与空间性标识的双重统一;从仪式的话语要义来看,入党宣誓包含着存续伦理与增益契约的经纬连通;从仪式的效应展现来看,入党宣誓完成了政党效应与国家效应的合力共奏。当预备党员置身于入党宣誓的特定仪式时空背景之中,表达神圣的仪式话语,能够创设特有
[摘 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科学认识劳动力流动的共同富裕效应,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以人口集中流入的长三角地区为样本,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推算获取特定省份组之间的劳动力流动规模、异质性等信息,匹配各年省域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口流动缩小了各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并证实了受
[摘 要]基于信号理论,对于痕迹主义的产生提出了一个解释框架。从信号甄别的角度来看,上级政府为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增强决策的准确性而选择进行痕迹管理;从信号发送的角度来看,下级政府为自我保护和规避风险而选择留下痕迹。信号甄别方利用痕迹对下级政府进行规范管理,而信号发送方利用痕迹发送合规信号,二者同时加重了基层的痕迹主义行为,并且这两方面的因素相互关联,形成了恶性循环。为此,在交易成本的约束前提下,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