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是社会团体按照其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的标准,其核心目的是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协调各经营主体共同遵循统一的技术或服务要求。 培育发展团体标准自2015年被提出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为研究团体标准的发展轨迹,本刊编辑部梳理了十年来团体标准相关 政策法规文件,供读者参考。 2015年 2015年2月11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团体标准”概念:“鼓励学会、协会、商会和
市场监管总局启动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河北、黑龙江、上海等13个地方开展改革试点。 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此项试点工作旨在探索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措施、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地方标准制定流程重建、标准体系重构、制度体系重塑,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通知》重点
摘要:文章深入探讨了构建全球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标准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及可行的构建路径。在全球化背景下,ESG报告已成为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ESG报告标准各异、质量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ESG信息的有效传递与比较,无法满足国际投资者、监管机构及社会各界的需求。文章分析了ESG报告的现状与问题,强调了统一标准对全球市场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企业与国际投资者对高质量ESG信息的迫切需求。文章详细剖析了构建全球统一ESG信息披露标准所面临的文化与法律差异、披露标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技术与数据共享难题等挑战,提出了包括建立国际合作框架、制定核心标准与实施策略、统一披露流程与方法,培育专业人才与机构在内的综合构建路径。通过这些措施推动全球ESG信息披露标准的统一,提升ESG信息的透明度、可比性与实用性,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