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书成为习惯的时候,书本知识的力量已经成为支撑我们生活的一个支柱。当你在山谷中行走时,当你陷入迷茫时,你总会想起书中的某一段话或者某一个故事,从中汲取一些鼓励和智慧,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久而久之,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就会有所改变,或许这就叫做成长吧,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每次外出在机场候机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到书屋寻找一些好书,遇到喜欢的,一次买上两本放入行囊,借空余时
在温州鹿城牛湖村,有个用石块、青砖砌起来的院子。院子背靠一个小山坡,一条小径绕院墙蜿蜒而去,旁边的空地上长着十几棵香樟、荔枝。可惜院墙和道路都用水泥硬化了,少了一些古朴的味道。进到门中,一口半月形的古井静静地安卧着。那口井被人们称作“月亮井”,水面就像半个月亮,白亮亮的。水是从井底的泉眼涌出来的,汩汩不息。一代代的牛湖村人靠着月亮井不断上泛的井水,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与乡土的智慧建立起牛湖村——在这
在我家,每年的春节都是一次嘉年华,是吃的狂欢节。 我有五个舅爷爷,从记事起,每年过年我们就像吃流水席一样,每天去不同的舅爷爷家吃饭。三十晚上,我们大家族的所有人都会聚在姥姥家吃年夜饭。姥姥特别讲究“意头”,年夜饭的餐桌上,鱼、鸡、芹菜、豆腐都是必不可少的。她常念叨,鱼是“富余”,鸡是“吉利”,吃了芹菜更“勤劳”,吃了豆腐一年到头都有“福气”。 姥姥做鱼通常是一整条下锅清蒸,出锅时撒青椒丝
在黑暗中会畏惧,在迷雾中会茫然,回首,一朵烟花散开,如漫天星河,点亮了那片夜空。一枚坠落的火星子成了土壤里一颗小小的种子。 在我胆子和年纪一样小的时候,我第一次从城里回村过年。那天是除夕,我兴奋不已,满院子飞奔。猛然间,远方的山在夜色笼罩下发出一声惊天巨响,似是天崩地裂,山后竟还闪烁着白光。恐惧顿时从脚底蔓延至全身,我迅速迈开颤抖的步子,不顾周围欢呼雀跃的呐喊,本能地逃回屋里,躲进被窝,在里
黑色在天空中晕染开来,万家灯火点亮人间。元宵节之际,我有幸参与到“游灯”的活动当中。 天还未黑,大家就早早地在金沙宫集合,紧接着就忙着连接“板凳灯”。这灯别有特色,由木板与八九盏灯笼组成,家家户户抬来自家灯板,板板相连,环环相扣,组成一条长龙,长度足有十里! 不久,大家整齐划一地扛起灯来,游行就开始了。这灯通常由家中强壮有力的年轻人扛起,他们将木板稳稳地置于肩头,这是一家的担当。孩子们也
“思念,何必泪眼,爱长长,长过天年……”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总会想到天堂里的姥爷,想起他慈祥的笑容、粗糙的双手和那高高隆起的后背,思念的泪水就会情不自禁地滑落。 小的时候,我清晰地记得姥爷家有一间小屋,低矮简陋,厚厚的土墙,房顶铺着一层麦秸秆,阳光下,黄黄的,亮亮的,和《汤姆叔叔的小屋》描绘得差不多。这间小屋藏着我童年所有的快乐和美好,是我生命里的快乐王国。 春天,姥爷会把刚采来的碧绿的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