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是中国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专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国务院共批复了太原、桂林、深圳等11个城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一直以来,对示范区建设进展以定性描述为主,但从加强示范区建设与管理实际需求看,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示范区建设进展量化评估方法体系。基于此,该研究借鉴国内外有关SDGs进展评估的理论与
摘要 国土空间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空间,也是包含了社会关系生产与再生产的社会空间和权域空间,意味着国土空间规划不再仅是介入空间生产的技术治理工具,而是成为体现国家意志和政府目标的施政方式。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法治化是国土空间规划取得合法性的基本依托,也是证成其公权干预私权正当性的重要方式。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的实质内涵是“良法善治”。“良法”表现为体系上的完整性、内容上的科学性和功能上的指引性;
摘要 大国清洁能源转型尤其是快速扩张的电动汽车、风电等产业刺激了稀土等战略资源需求,稀土产业链成为中美地缘政治竞争的焦点领域。该研究基于法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从全球治理的经典范式出发,考察美国力推全球稀土产业链重构的深层动因及地缘政治影响,在美国地缘战略“产业链控制”与“联盟制华”两大特征下,揭示中美稀土产业链脱钩与全球“双链”格局、美国“三大法案”与清洁能源产业体系主导权、中美大国博弈与日
摘要 土地利用效率是衡量地区土地资源配置与优化程度的表征,城市群区域土地利用及配置将在政策影响下发生重构,土地利用效率的优化程度成为评估该政策绩效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梳理城市群设立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关联机制,明确其内在作用机制及其空间分异显得尤为必要。该研究首先从城市群设立的政策路径出发,构建了城市群设立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围绕公共服务供给、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以
摘要 随着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大规模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其中,陆上风电以其技术成熟、安全高效的优势,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风能资源具有能量密度低、不稳定和空间分散等特点,大规模开发陆上风电需要大量土地资源支撑。为保障碳中和目标下风电发展的土地资源需求,该研究对中国陆上风电的土地占用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以排他性为界定标准,从时空维度
摘要 海洋渔业资源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近海渔业资源,对于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探究中国近海渔业资源的结构与质量变化情况,该研究基于1990—2020年中国近海捕捞统计数据和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变化数据,通过计算分析中国近海各渔区(渤黄海渔区、东海渔区和南海渔区)渔获物的
摘要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反应程度。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二者分别以单独和交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生态敏感性,进而暴露出整体或区域性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因此,厘清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并分级进行改善,有利于提升地区生态环境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该研究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20年的气象、遥感和统计数据,构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生态敏
摘要 在全球气候治理与贸易政策联动的新形势下,主动、系统且有序地推进中国特色的碳市场国际化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多从制度自足和国际适应的角度,关注国内碳市场建设和国际背景变动下的“点对点”应对,难以有效回应新形势下中国的经贸利益需求和提高低碳竞争力与全球治理地位的战略需求。鉴于此,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新形势下中国碳市场面临的三重挑战,从法学、经济学等跨学科视角,识别中国特色碳市场国际化的内涵与指导原则,
摘要 在碳中和持续推进背景下,由林业碳汇、草原碳汇、海洋碳汇等环境要素碳汇转向生态系统碳汇已成发展趋势。保护碳资产和碳汇收益,推动碳汇交易运转必须在法律层面确认生态系统碳汇权,而碳汇法律概念混淆致使确权困难。生态系统碳汇权蕴含着独立的碳汇价值,无法依附于林权、碳权而存在;且生态系统碳汇与环境要素碳汇既是“集合-单元”式关系又是涵摄式关系,法定生态系统碳汇概念不仅能形成独立的生态系统碳汇权,亦能够为
摘要 绿色创新与绿色金融是低碳战略的双引擎,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背景,利用共生模型测度了2004—2019年各低碳城市的共生水平,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政策实施前后不同绿色金融支持对绿色创新企业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后,大部分低碳城市的共生水平都有所提升,低碳城市内部的政策性、银行业、保险业和碳金融支持均能促进绿色创新企
摘要 制造业绿色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其提供了新动力。该研究以中国277个城市2011—2021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城市层面的制造业绿色转型成效,并基于熵权法测度城市层面数字经济指数,而后运用广义嵌套空间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得到基本结论后,进一步应用中介效应模型以及两区制空间计量模型深入分析数字经济
摘要 工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新发展格局下,探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将技术投入和产业结构作为中介变量,使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环境规制与经济高
摘要 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环保法庭(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和环境资源审判庭的简称)作为环境司法专门化的一项制度创新,旨在提高环境司法效率和环境治理质量,但鲜有研究关注环境司法改革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鉴于此,该研究借助地方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环保法庭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4—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环境司法专门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
摘要 创新主体之间的跨区域合作是应对并解决现有企业创新需求的有效手段,是发挥创新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的重要形式。该研究从企业跨区域合作创新的视角,基于2005—2019年高铁连通与“企业-城市关系对”的合作专利申请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高铁连通促进企业跨区域合作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企业所在城市与合作对象所在城市高铁连通显著提升了企业合作专利申请的数量,该结论在经过
摘要 为满足人民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城市经济建设应立足于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即城市应以更加绿色、更具包容的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表征的工业智能化为推动中国城市绿色包容发展提供了契机。该研究在构建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科学测算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基础上,基于2007—2020年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工业机器人应
摘要 强大的本土投资能力是维系城市韧性的重要力量,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本土投资的海外转移,是否挖了中国城市韧性的墙角?该研究利用2008—2021年中国2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对外直接投资(OFDI)及其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二元边际)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①OFDI及其二元边际显著提升城市韧性,其中扩展边际对城市韧性促进作用更大;②分城市规模来看,大城市OFDI对城市韧性的提升作
摘要 科学刻画偏向性减量目标措施通过产业链传导、进而影响农业绿色创新的内在机制,对于系统推进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构建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理论上演绎偏向性减量目标约束通过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绿色化调整,进而影响农业创新部门研发决策的内在机理。其次,将农业绿色专利与县域层面的经济发展数据相匹配,以2015年化肥零增长行动的实施为政策冲击,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