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好的人,是幸运的。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爱好里,全身心投入,人生就会一点点发生改变。爱好是天生的力量、无与伦比的马达,可以滋养生命,使一个人精神富足。 若生活无忧,深耕爱好,就是你丰盈灵魂的妙方;若感到烦恼,投入爱好,就是你排忧解闷的良药。与兴趣爱好共舞,人生永远不会孤独寂寞。更重要的是,爱好能唤起我们的潜能,激发我们的动力。专注体会心中所爱带来的成就感、价值感,生活也会因此变得闪闪发光。
走红自网文《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会改变了》的“班味”成功上榜“2024年十大流行语”。“班味”,形容的是打工人身上特有的疲惫气质,反映的是快节奏工作压力下的打工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包括但不限于身体疲惫、精神内耗。 放着家里精致的衣服不穿,最终选择宽松休闲的衣服上班;工作场景随时随地切换到地铁、网约车,甚至公园、聚会现场;下班后,报复性玩手机,迟迟不睡;周末只想在床上超长待机……对照着这份在
“班味”最浓的地方 走上京沪高铁G28的那一刻,张子韩敏锐地发现了一些不对劲。 那时正值暑假,按常理,高铁上最常见的面孔,应该是带娃的家长、手拿小旗的导游和戴着旅行团定制帽子的老年人。但在那趟高铁上,张子韩一眼看过去,是齐刷刷的商务正装、手提包和笔记本电脑,屏幕蓝光照亮座位上每一张疲惫的脸。 疑似是老板和员工的人坐在相邻位置,一对一指导PPT;有同事排排坐打开电脑,正在“对齐颗粒度”;左手i
有位在家待业了半年的朋友,最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重返职场一周后,她发了个朋友圈:“班还没上几天,‘班味’已非常浓厚了。” 好像一上班,就难免会染上“班味”。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一些人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积极投身于“去班味”新生活计划,重新定义他们的上、下班时光,探寻人生的多元化可能性。 “打工人”的“班味”来源 小雨是公司公认的“卷王”,每天一到公司就不自觉绷紧自己的神经,埋头上班,随时待命
“班味”,大抵是形容打工人身上独有的气质:精神涣散,衣着宽松,不管你原本是多么开朗阳光,一旦开始上班,疲惫感就从每个毛孔散发出来,且挥之不去。 以下几个去除“班味”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足够的能量,赶走身体的疲惫,治愈心灵的焦虑。 主动选择的才叫 “真休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中午想独自点个外卖安静地吃,却被同事硬拉着一起出去吃饭;晚上想一下班就回家,却被老板临时通知聚餐……虽
来到乌兹别克斯坦,想要深入了解这个地方,当地人可能会推荐你去面包房。他们会告诉你,乌兹别克斯坦每个城市和村镇制作的面包几乎都不一样——这个地方的面包会印上诗句,那个地方的面包会印着面包师的名字和电话……对乌兹别克斯坦人来说,面包不仅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也是传统文化风俗的载体。可以说,在乌兹别克斯坦,“面包就是一切”。 乌兹别克斯坦制作面包的师傅在当地被称为“馕沃伊”。面包师这个职业在该国
在借阅图书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忘记还书而面临罚款,甚至被“封号”的情形。然而,在美国的伍斯特公共图书馆里,你只需要给图书管理员一张猫咪的照片,就可以重新激活失效的图书借阅卡。 这个被称作“三月猫咪”的民众激励计划在伍斯特公共图书馆展开,以此体谅因无意损坏图书馆设施或由于忘记还书而被“封号”的读者。这些猫咪的照片被贴在“猫咪墙”上,随着读者的陆续回归,这块意义非凡的“猫咪墙”正在不断扩大。
刚刚过去的小长假,我与大学室友欣欣一家会面。 欣欣在南方某城市工作,儿女双全,老公和她是高中同学。此次来京,欣欣目的明确——带两个娃好好玩一圈儿。 “快点吃!别缠着爸爸,下午两点,我们还要到铁道博物馆!”欣欣催促着孩子们。 这顿饭是我请的,景区火爆,我们见面是12点,10:30我已从家出发,11点抵达饭店占座,幸好我早到,11:30,饭店内已座无虚席。 “下午2点?”我抬头看看墙上的钟表,